5月22日21時許,華中科技大學(以下簡稱為“華中科大”)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題為《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》的消息。
而在一天前,5月21日上午,華為創始人、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了國內媒體采訪,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,他回答了近期一切關于華為的熱點問題。
熟悉華中科大的人看到這條新聞一定忍不住會心一笑,因為搞技術的都知道,華中科技大學,真是安心做技術的典范。
位于湖北武漢的華中科大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,由原華中理工大學、同濟醫科大學、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,是國家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和“985工程”建設高校之一,是首批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。
網友:這所大學的校友不得了
長江日報網2018年3月的一篇報道曾指出,在對華為6000多名員工信息的分析整理發現,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的華為員工與電子科技大學并列總人數第二,約有2.1%。而任正非之女孟晚舟也是其中一員,她畢業于華中科大前身之一的華中理工大學,擁有該校管理學碩士學位。
被美國斷供的兩家國內科技巨頭,??低暼齻€創始人都是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,華為三個最高層輪值CEO兩個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。
如此厲害的存在,也無怪乎在華中科技大學昨天發布的微信文章《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》下面,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贊。
并且開玩笑地表示,美國封鎖的三家:華為、中興、大疆,可不就是“華中大”。
其實,華中科大的學生不止青睞于華為,騰訊、網易等科技公司里也有他們的身影,小編查詢時發現,羅振宇、張小龍也是畢業于這所學校。
華為:只有培養人才,才能不斷前進
5月21日上午,華為創始人、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,曾表示我們也能做美國芯片一樣的芯片,那不等于我們不買它(們的產品)。他還表示,做芯片光砸錢不行,企業更需要物理學家數學家等。
科技日報記者為此提問:做芯片光靠砸錢不行,又談到需要物理學家、數學家。作為一個商業公司,華為多次談到“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”,都有哪些具體的動作?這會對華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什么樣的支撐?
任正非這樣回答:“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、800 多名物理學家、120 多名化學家、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、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、工程師,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。
我們自己在編的15000 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知識,我們還有 60000 多應用型人才是開發產品,把知識變成金錢。我們一直支持企業外的科學家進行科研探索。”
華為對于人才一向是求賢若渴。2019年5月,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選取了“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”榜單中位列前十的高校,梳理了2018年這些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。
這十所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浙江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南京大學(與華中科技大學并列第七)、中山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。
在中國的TOP10高校里,其中8所高校畢業生去向人數最多的都是同一家企業——華為。2018年,華為給這8所高校的畢業生派發了1682份offer。
任正非在提到人才的培養上,是這樣說的:
我們支持科學家的創新,對科學家不要求追求成功,失敗也是成功,因為他們把人才培養出來了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前進。
華為公司董事、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與華中科技大學簽約儀式時表示,在面向未來的科學探究中,大學、科研機構是華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;希望通過與華中科大的戰略合作,共同促進基礎研究水平的提升,積極應對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挑戰。
而這,就是華為自研芯片的底氣。
相關鏈接:
華中科大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
5月6日,華中科大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,探索面向未來的前沿科學。華為公司董事、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,校領導李元元、許曉東、張新亮參加活動。
徐文偉在簽約儀式上表示,華為與華中科大具有深厚的合作友誼,華為的發展離不開華中科大長期以來的支持。他介紹了華為成立創新研究院的初衷與計劃,未來華為將圍繞信息全流程開展全方位的探索,不斷開拓創新。徐文偉表示,在面向未來的科學探究中,大學、科研機構是華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;希望通過與華中科大的戰略合作,共同促進基礎研究水平的提升,積極應對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挑戰。
華中科大校長李元元指出,華為是處于行業國際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,引領著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,華中科大始終高度重視與華為的各項合作。他強調,當前華為與華中科大都處在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,都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。雙方應共同站高望遠,緊密合作,把握科學和產業發展大方向,共同推動中國創新走向新的高度。李元元希望雙方通過戰略合作,繼續在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各自的優勢,為雙方更好的發展創造新局面,為國家前沿科學研究提供更大助力。
此外,華中科大科發院院長朱宏平、人事處處長周莉萍分別介紹了學??萍脊ぷ?、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的相關情況。華為武漢研究所技術合作處處長凌黎介紹了華為與我校合作的情況。
華中科大官方透露,在簽約儀式前,副校長張新亮陪同徐文偉一行前往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,觀看了研究中心形象宣傳片《創新點亮未來》,聽取相關專家的項目介紹。甘棕松教授、國偉華教授、張靜宇教授、熊偉教授、朱?教授、韓宏偉教授先后介紹了相變存儲器及三維相變存儲器、多通道干涉大范圍波長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、納米晶玻璃五維光存儲技術、大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、3D打印、9nm線寬雙光束超衍射極限光刻技術、飛秒激光微納4D打印技術、數字PET、腦連接圖譜、可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項目??娤蛩淌趯n}匯報了下一代信息存儲技術的相關研究進展。
下午,副校長許曉東陪同徐文偉一行先后前往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、引力中心及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參觀。
在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,中心主任李亮教授介紹了強磁場中心的國際排名、在建項目、部分裝置的科學原理、技術應用等。徐文偉深入了解了中心的電磁成形技術、電渦流制動技術等,并參觀了控制室、物性測試站、低溫物性站等場所。座談會上,雙方就材料研究方面的合作進行洽談,并就芯片可靠性檢驗方式、磁控軟體機器人及永磁電機方面的研究進行了探討。
在引力中心,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張凱介紹了引力中心在地球測量方面取得的成就,以及未來在太空領域的研究計劃“天琴計劃”。座談會上,周敏康副教授介紹了引力中心的科學研究平臺、應用基礎研究等。雙方就量子精密測量、MEMS時鐘,以及引力波在通信方面的應用可能性等進行了探討。
在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,閆志君副教授、鄧磊教授、魯平教授、付松年教授分別介紹了分布式微結構光纖DAS系統、安全光纖通信技術、分布式光纖氣敏傳感技術、高速全光信號處理等,并與徐文偉一行就相關技術在通信方面的應用進行探討。